
——從傳統(tǒng)五金到智能安防,誰在重塑“門”后的千億市場?
隨著消費升級和智能家居的快速普及,中國鎖具行業(yè)正經歷一場深刻變革——從傳統(tǒng)機械鎖具向智能鎖、指紋鎖、人臉識別鎖加速轉型,市場規(guī)模突破千億,催生出大量高技術含量崗位需求。
一、行業(yè)變遷:傳統(tǒng)“硬件”走向“智能+物聯”
?? 過去:以機械結構、安全防破能力為核心
- 代表企業(yè):盼盼、美利保、固力、寶得利
- 主要需求:結構設計、模具制造、精密加工、五金材料
?? 現在:加入智能模組與物聯網通訊
- 代表企業(yè):德施曼、凱迪仕、小米生態(tài)鏈、鹿客、VOC、耶魯等
- 核心技術包括:
- 指紋識別/人臉識別模組
- 藍牙/WiFi/NB-IoT通訊技術
- App遠程控制、臨時密碼設置
- 與智能家居平臺(如米家、鴻蒙)對接
- 指紋識別/人臉識別模組
行業(yè)人才結構也從“鉗工+模具工程師”為主,逐步轉向“軟硬結合的復合型人才”。
二、當前緊缺的高端崗位畫像
崗位名稱 |
年薪區(qū)間(2025) |
關鍵能力關鍵詞 |
智能鎖產品總監(jiān) |
50–120萬元 |
產品定義、用戶交互、智能模組整合 |
嵌入式軟件工程師 |
40–90萬元 |
STM32 / RTOS / BLE / OTA升級 |
通信模組硬件工程師 |
45–100萬元 |
Zigbee / WiFi / NB-IoT / SoC平臺 |
工業(yè)設計總監(jiān) |
45–100萬元 |
外觀+結構+用戶體驗整合,CMF |
算法工程師(指紋/人臉識別) |
60–130萬元 |
圖像識別、活體檢測、AI模型優(yōu)化 |
后臺系統(tǒng)架構師 |
60–120萬元 |
IoT平臺、遠程解鎖、權限控制、安全協(xié)議 |
工程項目經理(OEM/ODM) |
35–80萬元 |
供應鏈協(xié)調+客戶交付管理 |
智能安防渠道銷售總監(jiān) |
50–150萬元+提成 |
渠道搭建、電商+線下聯動、B端招投標 |
三、企業(yè)招人常見痛點
痛點類型 |
表現 |
結構強、軟件弱 |
老牌五金企業(yè)普遍不具備嵌入式/云端開發(fā)能力 |
技術人才流向消費電子 |
鎖具行業(yè)對技術人員吸引力低于手機、IoT領域 |
復合型人才缺失 |
既懂硬件通信又懂用戶交互的人才稀缺 |
成本與體驗的平衡難把控 |
智能鎖均價下降,但產品復雜度卻提升,人才需具備精細化管控能力 |
四、人才流動趨勢
? 人才主要來源:
- 智能硬件公司(如小米生態(tài)鏈、涂鴉智能、綠米、歐瑞博)
- 消費電子制造商(如華為終端、OPPO、VIVO)
- 安防行業(yè)背景(如???、大華)
- 外資鎖具品牌(如ASSA ABLOY、Yale、Schlage)
?? 人才流向趨勢:
- 向擁有IoT平臺能力的鎖具品牌集中(如德施曼、小米生態(tài)鏈)
- 向產業(yè)鏈高整合度、研發(fā)資源集中的頭部企業(yè)集中
- 大量結構類人才轉型為“方案集成”或“產品經理”崗位
- 銷售人才向智能家居+整裝+精裝地產配套領域延展
五、獵企建議:如何協(xié)助企業(yè)贏得高端人才
1?? 明確技術定位與路線圖
人才尤其是算法/軟件工程師更看重平臺方向與技術迭代節(jié)奏
2?? 構建跨領域用人策略
鼓勵從安防、消費電子、智能硬件等行業(yè)引入復合背景人才
3?? 提供技術+場景結合的成長空間
優(yōu)秀技術人才更關注其“解決實際問題”的落地機會,如樓宇通行、社區(qū)物業(yè)聯動、家庭場景控制等
4?? 利用獵頭渠道進行定向挖掘
特別是在產品定義、IoT平臺、指紋算法、ODM項目等領域,定向搜尋候選人遠比“廣撒網”更高效
?? 關于我們 | 鎖具行業(yè)高端人才搜索專家
我們專注服務于智能鎖、安防設備、智能家居、IoT解決方案等領域,擅長推薦以下高端人才:
- 嵌入式開發(fā) / 模組硬件 / 算法工程師
- 智能安防產品總監(jiān) / 結構工業(yè)設計專家
- 工程項目管理 / 海外市場開拓負責人
- 渠道銷售精英(地產、門業(yè)、KA電商方向)